你的快递安全吗?!

时间:2023.04.16   来源:   浏览量:

cc7ada24708e7e2f2f52e692ea1f8fd

!不是吧不是吧!这也能被骗?惊!这竟然也是诈骗???

 

你有没有接到过自称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或快递公司的客服电话?以购买的的物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丢失之名,要给受害者进行理赔甚至多倍赔偿,随后要求当事人扫描二维码,填写姓名,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利用退款赔偿名义实施诈骗。此为电信网络诈骗。电信网络诈骗分为刷单诈骗,虚假购物消费类诈骗,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冒充网购客服退款类诈骗等。

 

理赔诈骗

案例一

罗女士接到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快递丢失要给予赔偿,罗女士添加对方微信后点击对方发的链接,按要求填写了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后,输入验证码,随即发现银行卡被转走一万余元。

案例二

2023124日晚上1925,反电诈中心接到一条高危预警指令,一名潜在受害人与骗子持续通话8分钟,有可能受骗。接到预警后反电诈中心民警第一时间使用96110电话进行劝阻,成功揭穿一起快递理赔骗局,为群众守住了10万元血汗钱。原来,当天刘女士接到“00”开头的诈骗电话,骗子冒充快递客服,以快递损坏为由,要赔付50元给刘女士。刘女士根据骗子的指引打开支付宝,并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添加客服进入理赔程序,正当刘女士填写好了银行卡号,准备填写密码时,96110电话及时接入,刘女士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差一步就上当受骗了,再晚几分钟,刘女士一家多年辛苦存下来的10多万元血汗钱就要被骗子转走了。

温馨提醒

遇到自称客服退款理赔电话,要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客服核实确认,若对方要求转账,汇款等操作多为诈骗;若需办理各种售后业务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规范操作,不要相信不明来电的说辞,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扫描未知二维码,更不要泄露短信验证码。

除了理赔诈骗,诈骗分子还通过陌生快递送出印有二维码的礼品进行诈骗

扫描陌生快递二维码诈骗

 

近期,安徽、浙江、陕西等多地警方接到群众报案,涉及一种新型诈骗方式。诈骗分子通过陌生快递送出印有二维码的杯子等物品,并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送大米、水果、洗衣液等礼品为由骗取人们信任。

 

当受害者扫描诈骗分子提供的二维码后,就会加入骗子开设的聊天群。在聊天群内,受害者被要求完成一系列任务领取红包,随后以系统卡顿”“任务超时等理由,诱导受害者继续充值垫付,最终导致经济损失。

案例一

家住安徽合肥的焦女士近日收到了一个陌生快递,快递盒子平平无奇,里面有一个杯子,杯子上印有免费配送优质客户回馈等字样,并附有一个二维码。随杯子一起发来的还有一张宣传单,称扫描二维码后图片上的礼物可以任意挑选。焦女士说:当时觉得有点疑惑,因为我最近也没有网购东西,后来把快递打开看了一下,里面是一个瓷杯。杯子的一面,印着复古的图案,另外一面有一个二维码,上面提示需要微信扫码,然后免费领取惊喜。焦女士警觉性比较强,担心陷入骗局,并没有扫描杯子上的二维码。焦女士说:现在这个杯子放在家里,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这个杯子上面有二维码,同时它是瓷的,我没办法破坏。如果扔出去被别人捡到,他们拿手机去扫一扫,会不会也落入这个骗局当中?

案例二

同样的情况,家住安徽阜阳的李女士也遇到了。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李女士还是扫描了杯子上的二维码。李女士说:快递里面是一个搪瓷杯,杯子上面有印的二维码,当时我没多想,扫了那个二维码我就进群了,还领了一袋大米。在领到大米之后,李女士的顾虑暂时打消。在所谓的客服人员的介绍下,李女士加入了一个聊天群组。李女士说:后来就看到群里有人说可以领红包,下APP做任务之类的,我就感觉不对劲。记者从安徽阜阳公安局颍州分局了解到,这些杯子并不是普通杯子,而是一种新型诈骗中的常用工具。颍州警方最近刚刚侦破一起类似的案件,嫌疑人就是通过赠送礼品的方式进行诈骗。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刑警大队反诈中队民警范争光说:通过赠送日常用品的方式,以快递客服人员的名义,因为他之前买过东西,给他做个回馈,给他送个小礼品,把目标客户引流到诈骗公司。

据警方透露,诈骗分子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收货地址等,随后就为其邮寄水杯和二维码。有的人在领取到免费礼品后,误认为这确实就是商家平台客服送来的福利,便落入了陷阱之中。诈骗分子会在群内发放刷单任务,完成即可领取红包,给人带来一些甜头。等你彻底放下防备心后,便引诱你下载软件、充值垫付,完成佣金更高的兼职任务。当你不断加大投入后,会发现自己的本金和佣金都无法提现。此时,诈骗分子便会以系统卡顿’‘任务超时’‘操作失误等理由,要求你继续充值垫付。事实上,这都是骗子的话术剧本,你根本没有办法提取出自己的本金和佣金。

敲黑板

警方特别提醒,如果收到陌生快递,切勿随意扫码进群,一定要提高警惕。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刑警大队反诈中队民警范争光表示,一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被免费的小恩小惠迷惑,遇到陌生二维码、陌生链接,不要轻易扫描或点击,谨防上当受骗。二是任何需要垫付资金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千万不要缴纳任何保证金、解冻费等,切莫掉入低投入、高回报的陷阱。三是如不慎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联系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景观大道1号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0577-85773391

传真:0577-85773391

版权所有 © 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