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设计艺术学院】 时间:2023.12.26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浏览量:次
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防诈安全指南
近期,虚拟网络交易类诈骗案例频发,可能是年底了买卖游戏账号或者年底充值返利活动,各类五花八门的会员制度打折优惠让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迷花了眼,纷纷拿出自己压箱底的生活费准备薅一波羊毛。但鱼龙混杂、真真假假的网络虚拟世界谁又能分辨这些活动的真实性呢?
安全教育部提醒各位同学任何高收益、低风险的返利活动都需要引起高度警惕谨防财产损失
案例一
某高校 某学生事主手机玩'斗罗大陆'游戏,游戏中有好友购买其游戏账号让事主添加对方qq,向其推荐'凤充游'游戏交易平台,事主注册后以550元价格上架游戏账号,并在平台账户显示到账550元,又发现提现需要先充值550.1解冻,操作后提现未成功认证身份再次冻结需要充值,事主按其操作共损失5850.2元。
案例分析:
骗子利用事主贪图小便宜的心里,前几单给反点佣金,后来就以各种理由让你继续充钱,你看中的是蝇头小利,骗子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安全教育部提醒:不要盲目相信别人,陌生网站不要轻易下载,必须核实身份并在正规网站上方可交易。
案例二
某高校咸鱼平台充值爱奇艺会员导致微信被盗刷4910元。当日当事人想追一部热门新剧但不想从官方购入,于是打开了二手交易网站咸鱼,搜索爱奇艺充值,误点卖家链接,微信直接被盗刷1298元,充值去向是某四字游戏,并且扣完费后当事人想要马上关闭扣费项目却发现无法关闭,联系微信负责人后才成功关闭,期间此账号还刷出两个1298元和898元、118元的支出,一分钟之内就被盗刷,打的人猝手不及。
案例分析:
骗子利用部分人群爱贪小便宜的特点,进行二手网站商品的包装使其迷惑人群来达到诈骗目的。
安全教育部提醒: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不走正规渠道进行充值,保持正确的金钱观,不要奢望“天上掉馅饼”。
案例三
高校学生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本来以为是垃圾邮件随意点开看了一下,发件人是某某游戏平台,当事人正好有在玩这款游戏,邮件内容为“限时福利,SSS级…”并附上一个网络链接,当事人想都没仔细想就点击去了,链接里却是什么都没有,当事人没多想就关掉了。紧接着银行提醒账户境外消费5000元,并且在不断增加,当事人及时冻结账号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案例分析:
骗子利用新型手段利用当事人对已知事物的好奇与贪便宜的心理来达到诈骗目的。
安全教育部提醒:陌生来电或来信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点击,了解反诈知识,提高自身防范。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更是与电子产品密不可分,尽管不断看到诈骗案例,尽管它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但随着骗子的诈骗技术不断提高,心理战术也步步紧逼,还是有不少防范不到位的同学落入骗子的大网中,身体和心灵受到了伤害,更是使钱财受损。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承担了信息泄露的风险,最终还是要自己扛下所有。在这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在大家都电子化的大趋势下,我们也只能去预防骗子找上门来,和不陷入一个个骗局之中。
防范新型电信诈骗的方法:
1.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避免被骗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
2.提高警惕:
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要提高警惕,不轻信对方的话,不要随意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
3.确认身份:
如果接到银行、公安、快递等机构的电话,要求对方出示工作证或官方文件,同时可以拨打对应机构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
4.避免冲动行为:
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收益投资、理财和中奖等信息,不要轻易将钱款转账或汇款给陌生人。
5.安装防护软件:
在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时,建议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软件,以防止受到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
如果已经被诈骗了呢?
一、 公民受到诈骗的,应该向诈骗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报案,以挽回自己的损失;
二、 当事人也可通过对诈骗网站、诈骗分子的即时通讯账号举报,防止其他人继续遭受损失;
三、尽可能多的留存证据,例如打款记录截图或银行转账单据、 聊天记录截图、通话录音等;
四、 将公安部门的接警或立案回执、证据材料、违法网站网址、 违法即时通讯账号等一并向举报中心提交。
最后,安全教育部呼吁大家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服务,以免被不法分子盗用,最后祝大家有一个开心幸福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