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创源生——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特色课程作品展”开幕

作者:【设计艺术学院】  时间:2023.12.26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浏览量:

源创源生——温州理工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特色课程作品展”开幕

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与瓯海区博物馆联合推出“源创源生——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特色课程作品展”,于12月26日早开幕。瓯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策,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刘明刚,院长助理柯奭,瓯海区博物馆馆长施素娇,东经艺术馆馆长周明星,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到场参加了本次开幕仪式。

图片1.jpg

开幕仪式由瓯海区博物馆馆长施素娇主持。

图片2.jpg

瓯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策与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刘明刚分别致辞,对本次展览给予肯定与寄托。

瓯海区博物馆与本校签订实践教育基地协议,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图片5.jpg

参会领导与师生参观展览。

周洁茹老师在现场开设面向市民的水拓画体验课程。

专业课程作品展是我院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成果,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这也是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第一次将日常课程作业展览搬到校外,走进社会。此次课程展包含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四年级的四门特色课程,《陶瓷与当代设计语言》《漆艺与当代设计语言》《印刷工艺》和《书籍装帧设计》,是我校围绕瓯文化及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展开的一系列尝试。在筹备过程中,师生们饱含创作热情,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创意思维,展开了深入的思考。通过展览的鞭策,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本次展览是设计艺术学院学生们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也是社会对设计艺术学院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深化馆校共建的产教融合教学方式探索。

瓯文化与本土非遗融入课程一直是设计艺术学院的专业特色,以社会需求和学生综合发展为导向,学校一直致力于地方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融合发展研究建设,通过不断地实地考察与课程开发,将相对封闭的非遗技艺进行创新化设计,通过项目驱动、双师授课、产教融合等方式,成功将传统手工技艺搬入课堂。

此外,温州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也持续走进瓯博,推出系列艺术讲座与活动体验课程,融入了劳育、美育等多方面元素,突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与体验性,将高校特色课程走读到博物馆内。该系列课程自今年6月启动,于11月正式结课,成功举办了12期,帮助大众树立“民俗不俗”“传统不旧”的观念,让传统手工艺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中,以实现院校高等教育与大众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图片14.jpg

此次瓯海区博物馆与温州理工学院的“双向奔赴”,将博物馆自身的文化优势与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实现智力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双向对接。不仅能推动高校成为博物馆建设的参与者,也能切实提升丰富艺术教育产教融合的形式,为实践教学搭建可持续的良好平台。

此次展览展期至2024年3月下旬,欢迎师生与市民前往参观。

联系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景观大道1号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0577-85773391 传真:0577-85773391

版权所有 © 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4 浙公网安备:33030402000760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