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金町、余活慧 时间:2024.06.06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 浏览量:次
一次技艺的传承
6月5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教学楼大厅,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融乐包香粽活动拉开帷幕。设计艺术学院师生欢聚一堂,体验着系列与“粽”不同的传统文化。这是一堂文化的浸蕴、一次技艺的传承、一场美味的邂逅。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亲手包粽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和学院大家庭的温暖。
为满足同学们不同的口味,学院准备了各式新鲜食材,如粽叶、五花肉、咸蛋黄、蜜枣等。学院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包粽子的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通过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引领师生们探寻端午节的文化渊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其实比包饺子难,需要一些技巧,要将粽叶折成合适的形状,再放进份量刚好的大米,还需在保证粽子有菱有角形状的同时,用棉线缠紧粽叶。”王紫宣同学逐渐熟练,笑着说起自己的学习心得。
曹王艳同学说:“别看粽子小,包起来可真难,看到自己包好的粽子很有成就感,既体验到了制作美食的乐趣,又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参与活动的马雨露同学说:今天老师们教我们包粽子,感觉很奇妙,曾经粽子在我印象里都是店里的商品,现在被自己一步一步捏造出来,居然没有想象中的难,有种亲近历史的感受,让我感觉新奇且意义非凡。能够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很幸福!
选取合适大小的粽叶,放在手掌心对折,形成一个三角形,放好馅料后压实,收紧捏合缠线,在老师们的具体指导下,同学们认真的做着每一个步骤,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在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粽叶纷飞,变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粽子。“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没有包粽子的经验,能够教他们很开心。”学工办主任邹金町说道。
师生手指穿梭在粽叶之间隔,青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在大家手中瞬间便包成了一个个像模像样的粽子。师生们边看边学,从生疏到熟练,活动现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师生们边包粽子边探讨交流节日习俗,不仅学习了劳动技能,还增进了师生间浓厚情感。
一场美味的邂逅
3个小时后,随着粽子出炉,当热腾腾的粽子端来时,欢声笑语、粽叶飘香,大家迫不及待地解开粽子品尝。师生们争先品尝,纷纷称赞,不仅品尝到了自己包的美味粽子,更在劳动中体会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感受着传统节日的温馨和幸福,包粽子的辛苦换来的是味觉上的享受,同学们尝到了自己亲手做的美食。
举行包粽子活动,体验端午节习俗,为莘莘学子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极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学院通过纪念端午系列活动,意在以节载道,回归传统文化,从传统节日中汲取丰富的文化甘泉。学院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主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继续组织更多的学生沉浸式体验劳动,让同学们切身感受美食之美、劳动之美,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寓教于乐,服务育人、劳动育人、实践育人。
一直以来,学院党委把思政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精心打造“青町”早班新闻,着重提升育人高度;“幸福”午间分享,着重延伸育人深度,举行“能量”特色晚餐,着重体现育人温度,教育引领学生做“最重要的小事”获得充实感;引领学生争取“最简单的成功”获得成就感;引领学生做“最平凡的梦想”获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