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洁茹、季子正 时间:2025.03.28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浏览量:次
高校艺术课程产出的作品数量多、品味高,既依托所在大学的学科特色,又承载实践地点的文化底蕴。这些课程如何能与当下的文旅热潮结合,让作品走出高校,让艺术赋能乡建?近日,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与温州市泽雅镇政府、龙溪艺术馆合办的《在地之镜:泽雅天光的显像诗学》主题展览为艺术产教融合做了有益探索。
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泽雅,在彰显纸山文化的龙溪艺术馆,温理工师生和特邀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共同构筑了光影交织的视觉盛宴。纸源村的古朴、水碓坑村的雅韵、七瀑涧“一瀑胜一瀑”的清幽……一一被记录,呈现在参观者眼前。这次精彩的现场展览“温理工”与“泽雅”元素的谐鸣。这些作品,来自温理工两位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带领四个大一班级深入泽雅七瀑涧、纸源村、水碓坑村、吴坑古村及龙溪流域展开的田野影像调查。他们从中挑选数百张图像进行拓扑重组,构建衍生的“视觉矩阵”,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第一次来泽雅,回程在艺术馆看到当代大学生的作品,既有专业性,又有青春感,让我对所游览胜景的记忆更深刻了。”展览现场的一位游客谈到。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教学手段,用户外调研取代校内交流,让产业导向驱动课程改革。”温理工设计艺术学院教师陈彦熹说道。此次课堂走进泽雅,温理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们既通过课程学习,用艺术的眼光去挖掘在地特色,捕捉在地灵秀,又充分贴近行业,利用过去几个月的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到了策展、布展项目中,实现了全过程的项目接触。自本次活动开展以来,龙溪艺术馆累计接待参观者5000余人次,受到当地政府的积极肯定,每一位学生都在产业实践中深受鼓舞。
据悉,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高度重视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倡导“把课堂开在文旅产业链上”的教学理念,近年来围绕温州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建立校企协同合作的机制,实现了教学成果与瓯窑、瓯塑、夹纻漆器等非遗产业的有效对接,积极探索区域性应用型高校艺术院系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