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瓯江学院艺术系学生温情感怀台湾大同大学夏令营

作者:设计艺术系  时间:2016.09.13  来源:  浏览量:

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学生交流,拓展学生视野,我校14名师生赴台湾大同大学于2016年7月24日至8月11日进行为期18天的夏令营活动。同学们:很庆幸有机会暂时离开生活了22年的城市,乘上了飞机跨过海峡,踏上了台湾这片热土开始我为期18天的夏令营生活。

72412名学生在刘明刚老师和柯奭老师的带领下从龙湾机场出发飞往台湾桃园机场。初到台湾,我便觉得她平静而自然,天是蓝的,水是清的,一切都很纯粹。城市没有被密集的钢筋水泥的密集取代,没有喧嚣与躁动的不安,没有快节奏到让人觉得焦虑。道路交通虽然拥挤却很有序,街道房屋虽陈旧却很干净。说道热情,那么台湾人是不得不提的。仿佛在这里,我体会到了真正“人情味”的存在。台湾人民热情大方,即使是陌生人,也保持着最基本的善意与尊重。“谢谢”是最常听见的词汇,店员的微笑是店铺最好的招牌。
  为期18天的交换生活是学习和文化考察相结合的。教学中,老师似乎更愿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小组报告是最常见的学习形式,一起讨论,一起钻研,在合作中进步。在台湾的学习中让我了解了很多在原本无法感受到的人文,眼光似乎放得更长远了些。
  文化考察,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台湾的美,短短十几天时间从台北的市中心到台中再到花莲,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但反而走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想去的地方越多。有时候并不明确下一个目的地是哪,会带着怎样的信仰和心情出发,但就是会不顾一切的上路,去让自己见到更多的美景,感受更不一样的生活。

  725-29日上课内容为文创产品设计 
图1 艺术系学生在刘老师指导下上产品设计课

   从第一节李福源教授的工业设计课开始,我就很感兴趣,虽然我不是这个专业,但是我还是想很认真的去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先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去晴光商圈采风,随手拍一些感兴趣的照片。采风结束后,我们根据我们采风的照片,在海报纸上总结出我们想要使用的元素并且讨论如何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上,在开始讨论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我们组遇到了很大的难题,草图画的不是很好,向老师求助过后,把草图画好给老师看,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并没有一味的否定我们的设计,而是告诉我们可取和舍弃的地方都在哪里,我们没有带电脑,不会用一些产品设计的软件,做不出立体效果图,老师帮我们和学校里借了电脑,告诉我们不会用软件没事,可以用我们擅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就买了一些材料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小模型,虽然这个小模型做的也不是很好,但是是我们努力的成果,在最后的成果汇报的时候,老师就我们设计的作品和我们一周以来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在这周的课上,在我们组遇到难题的时候,整个组的气氛都很低沉,有时候确实很想放弃但是我们也都坚持下来并且成功的完成了作业,在最后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经过这次也让我们更加懂得了团队的合作和相互鼓励坚持是多么的重要,在这里也要谢谢李福源老师和吕美峰老师还有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谢谢给我们讲课和给我们的鼓励。    

   在上课的方式上,台湾的老师更注重互动交流,虽然很随性的上课风格,但感觉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的兴致会更高。而且在上过两门多媒体设计与工业设计的课程后,我发现,老师教授们都很注重培养团队的合作,我们的作业都是需要大家组成小组分工合作。这种方式以后在外面工作中会经常发生。同时,大同大学的老师很提倡我们跨区域学习,不要单一在自己的专业里学习,在未来的设计中跨区域的设计将会多元化应用,所以这趟交流学习之旅自己的眼界及设计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是课程,类似集训吧,在台湾的课程我觉得相对大陆来说,我们在大陆轻松多了,大致因为我产品专业所以感觉在大陆轻松而在台湾很累吧,在自己学校,我们通常是设计一个方案给我们的时间差不多有一个月,而在台湾,几乎三天就要赶出一个方案,真的让人很心累,虽然心累但是对于我们自己两三天赶出一个方案,也是佩服自己,原来潜力这个东西真的逼逼就会被激发出来,真的是洪荒之力。感觉在台湾的课程才是真正作为设计学生该上得课程,那边的老师几乎都是设计师,有着自己的工作室,所以相对来说并不会教授的知识更多的涉及到我们以后工作所需要的设计理念。我们和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江南大学一同上课,一句话概括,的确他们的能力比我们好太多,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太多了。


图2 同学们参观大同大学学生做产品设计


图3 同学们在大同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大同大学校史馆

图4 校史馆参观作品

图5 校史馆7.30-8.1号台湾文化旅游

大同大学还组织了我们两天一夜,带我们去台中玩耍,其中还带我们学习了扎染技术,也了解了很多台湾的文化。在台湾最爱的就是711便利店,真的好方便 一直觉得大陆要是也有这种连锁店就好了,着16天的时间真心感觉到台湾人民很是热情“欢迎您来台湾”“谢谢您!”“不客气!”类似的这种客气又舒服的对话在台湾常常出现,让人很快入境随俗。


图6 台湾文化旅游1

图7 台湾旅游2

图7工作室参观1

图8 工作室参观2
8.2-8.5号 桌游设计课程

一开始老师先让我们玩桌游,体验一下桌游的魅力在哪里,在海报纸上总结出游戏的背景、玩法、计分方式、游戏怎么结束和游戏的优缺点。然后向老师汇报我们组的桌游是怎样的,说说我们自己是如何改进桌游并且运用到我们自己设计的桌游上。在一个学长的带领下我们买好制作桌游的材料后回到学校各组开始制作桌游,我们组是全手绘的桌游,采取简笔画的方式我们小组各组分工将此次的作业完成。在这次的作业中,并没有像上次遇到什么难题,我们小组成员的配合度也很高,在结束后,和其他组交换玩各组做好的桌游,最后玩过的人进行投票选出最喜欢的桌游。

  在两周的课程结束后,让我学到了很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在最后课程结束后,院长亲自带我们参观了设计工厂,带我们逛了美丽的大同大学校园,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学校、学习、设计的话题,让我们更深一层次的了解这些。在这两周的学习中,不同学校的朋友交流沟通,让我也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也更加珍惜在台湾的日子。


图9 同学桌游设计

图10 桌游设计作品

图11 师生在课上讨论桌游设计

  8.6-8.10号自由活动旅游参观

  在学习期间还有3天的文化之旅,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台湾的当地特色文化,领略了不一样的城市魅力。如果有机会我想我还会去台湾看看。真的很值得去慢慢发现好玩有趣的事物,去学习更开放式的设计理念。 

图12刘明刚和柯奭老师的摄影授课

图13柯奭老师指导学生摄影

图14课程结束师生同乐欢度中午

图15课程结束台湾大同大学校长授予我系杨雨婷等12位同学结业证书

 

 

联系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景观大道1号 邮编:325035 联系电话:0577-85773391 传真:0577-85773391

版权所有 © 温州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4 浙公网安备:33030402000760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