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设计艺术学院实训中心 时间:2021.11.01 来源: 浏览量:次
高校实验室事故近年来频发,惨重的教训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们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2021年10月24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一材料实验室发生爆炸,学校第一时间将11名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2021年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一化学实验室发生火情,一名博士后头顶火苗冲出,造成烧伤。
2018年12月26日9时34分,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学校东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里,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现场发生爆炸,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
这屡屡发生的事故,为实验室安全敲响了警钟。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场所,做好实验室安全是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是关系到师生安全的大事。
实验室区域的行为规范
第一、应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熟悉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防止因不规范操作引起火灾。
第二、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严禁在实验室玩耍、打闹,防止打破仪器设备引发火灾。
第三、严禁摆弄与实验无关的设备,特别是电热设备。
第四、严禁携带任何火种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严禁无关人员特别是儿童进入实验室。
第五、严禁在实验室居住,更不能在实验室内及附近使用生活用火,特别是明火,更不准燃放烟花爆竹。
第六、实验过程中产生高温的器具须远离易燃品,注意电热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第七、严格遵守用电制度,离开实验室此须关掉实验设备的电源,同时关闭实验室的总电源。
实验室基本灭火方法
1冷却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表面,降低可燃物质温度至燃点以下,终止燃烧。
2窒息法
减少燃烧区域的含氧量。
3 隔离法
使燃烧物和未燃烧物分离,限制燃烧范围。
4 抑制法
抑制或终止使燃烧得以持续和扩展的链式反应,从而使燃烧减弱或停止。
实验室安全疏散路线